1.结直肠癌目前在我国发病率如何?与哪些因素有关?
结直肠癌又被称为大肠癌,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不断攀升。最新公布的《中国肿瘤年报》显示,在城市地区,结直肠癌已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在第三位,死亡率排在第四位。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更高,结直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是人体的内因与环境的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2.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直肠癌早期大多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随着肿瘤的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大多伴有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肿瘤转移、浸润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变。
3.便秘、胀气、肠梗阻等跟结直肠癌有关吗?
大肠癌的发生受很多因素影响,现在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便秘与大肠癌直接相关,不过,大便习惯发生改变有可能是结直肠癌引起的。因此,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大便变细或形状不规则,应及时就医。经常腹胀的人也需警惕,尤其是老年人。如果腹胀特别难受,且在一段时间内突然加重,医院就诊。
4.肠息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高吗?
结直肠癌的发生一般是从息肉--腺瘤--腺癌的多阶段过程。部分结直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癌变前有较长的良性肿瘤发展阶段,该时间窗为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的时机,该特性也使得结直肠癌成为为数不多的可以通过筛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恶性肿瘤。我们建议有肠息肉的患者要及时切除,以防止进一步癌变。
5.哪些人是大肠癌高危人群,在早期发现方面,国内外有何方法?
有大肠癌家族病史、多发性结肠息肉、慢性肠炎、肠道有绒毛管状腺瘤等人群,都是大肠癌高危人群。实践证明,结直肠癌通过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从年到年,美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显著下降,其中50%的下降归因于筛查的开展。
6.结直肠癌有哪些治疗方法?
手术仍是首选,尽量做到早诊早治。由于结直肠癌的处理需要结直肠外科、肿瘤内科、放疗、影像、超声、病理、肝胆外科、胸外科等多个专科的参加和配合,因此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模式能显著地提高结直肠癌的整体治疗水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