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食易引发13大危害中药贴敷让你

小儿积食易引发13大危害!

中药贴敷让你不再担心

很多家长都知道食积不好,但是食积为什么不好,家长就说不清楚了,今天,给大家分享下食积的危害。

01

积食与咳嗽

积食会导致咳嗽,也就是中医上说的“食咳〞。看那些食咳的小儿,大多有积食化热的症状,比如说肚子胀、不爱吃饭、嗳腐、口臭、手足心热、大便干结或便秘,舌质偏红、舌苔厚腻等。

02

积食与发热

积食导致的发热叫“积热”,吃的食物都停滞在中焦,积滞时间长了就会化热,热蒸于内,孩子体温就上去了。

03

积食与肺炎喘嗽

积食为什么会导致肺炎?这是一套多米诺骨牌:积食伤脾→脾虚生痰→痰贮于肺→痰阻肺道→郁久化热、伤肺→肺失宣肃→肺炎喘嗽。

04

积食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经常见到一些小孩子有反复呼吸道感染,一生病就输液,再生病再输液,反复输液,孩子身体越来越差。其实,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也与脾胃功能障碍有关。

05

积食与咽炎

咽炎,中医上叫“喉痹”。咽喉是肺胃的门户,积食的时候容易“化火”,而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会上攻到这个门户上,小孩子就容易生喉痹。

06

积食与头痛

头疼本来是成人才经常犯的毛病,但是经常有些小孩子也嚷嚷头痛,这是为什么呢?病根儿还是在积食上,最常见的表现是前额疼。

07

积食与便秘

“太饱伤脾”。太饱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吃得太饱,也可以理解为腹胀、积食。

所以,就会有:太饱伤脾→脾常不足→脾胃运化不及→积滞肠腑→积久化热→积热蕴结→肠道传导失常→大便秘结不通。

08

积食与泄泻

泄泻就是腹泻、拉肚子。中医上说,积食常与“风寒”、“湿热”、“暑湿”之邪相兼并存,交结胃肠,脾胃气机难复升降之常,所以积食会导致泄泻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09

积食与盗汗

食滞肠胃→郁蒸化热→热蒸津液→外泄为汗。小儿为纯阳之体,夜寐则阳入于阴,加之积热内蕴,所以晚上盗汗情况比较严重。

10

积食与舌苔剥落

小儿舌苔剥与现代医学的小儿地图舌相似。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乳积食滞,郁久化热,蕴结心脾,火热上熏造成舌苔剥脱

11

积食与贫血

积食容易导致脾虚,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积食时间久了,小孩子容易血虚。从西医上说,孩子脾胃不好,就容易偏食厌食挑食,营养不均衡,引起贫血。

12

积食与惊啼

“胃不和则卧不安”。食滞于中→气滞不行→胀满、腹痛→不眠不安。另外,还会积滞化热→内扰心脾→惊啼不止。

13

积食与荨麻疹

小儿积滞日久,容易损伤脾胃,导致郁而化热、聚湿生痰。热、痰、湿相合,外发于肌腠,容易导致荨麻疹等。

中药贴敷治疗小儿脾胃

中药贴敷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一人一方。不只是药物的作用,同时还有穴位的刺激,经络的调节作用。持久给药且维持恒定血药浓度;药物不经消化道,避免胃酸对药效的破坏作用及肠胃的刺激;绕过肝脏首过效应,减轻对肝、肾等脏器的毒性损害。

所以中药贴敷调理小儿脾胃优势在于不刺激脾胃,不给脾胃增加负担。通过药物刺激穴位和经络的作用,促进脾胃运化,减轻脾胃负担,从而增进脾胃功能正常。

发扬中医治未病的优势,预防大于治疗。

中药贴敷治疗小儿脾胃

1、持久给药且维持恒定血药浓度。

2、药物不经消化道,避免胃酸对药效的破坏作用及对胃肠的刺激。

3、绕过肝脏首过效应,减轻对肝、肾等脏器的毒性损害。

4、提高人体免疫力。

5、杜绝打针、输液,抗生素、激素的滥用、危害及风险。

6、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患者无痛苦。

版权声明:本文由文章摘自网络,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dli.com/cjbl/53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