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俗称大肠癌)是三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仅为6%。
很多患者往往是在出现腹痛、便血、大便习惯改变、严重贫血等症状后才就医诊断,此时肿瘤多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早期治疗、获得治愈的最佳时机,疗效往往差强人意。
中美结直肠癌死亡率对比
据年国家肿瘤登记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7.3/10万和13.9/10万,分别位居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5位,其中45岁以上患者占到了总患病人群的93.5%。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ACS)显示,年结直肠癌预计会影响到名美国人。据ACS估计,每21名男性和每23名女性中就有一名正处于危险之中。
然而,美国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10年前就已达到67%,而我国目前仅为31%。
年至年,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均每年下降3%,筛查在其中的贡献率超过50%。我国患者的早诊率远落后于国外,确诊时约60%的患者是中晚期。
目前,全球对于结直肠癌常规的治疗方式包括局部治疗——如手术、放疗、消融、或是系统治疗,包括化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那么,美国医生在治疗结直肠癌上有哪些最新突破呢?
免疫治疗结直肠癌效果怎样?
年12月7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到了首例“微卫星稳定”(MSS)亚型的结直肠癌(CRC)四期患者,通过免疫及手术治疗,成功获得了“临床无病”的治疗效果。
年8月2日,百时美施贵宝的免疫疗法
Opdivo(nivolumab)得到了美国FDA的加速批准,用于治疗微卫星不稳定性高(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
案例
CelineRyan是一名拥有数据库编程和机械工程等技术背景的工程师,她可能做梦也不曾想到,她会成为某个癌症治疗科学突破中的焦点,而被载入医疗史册。
年9月,当她去做有生以来第一次的结肠镜检查之前,她已是一位有5个孩子的幸福妈妈。然而,肠镜检查的结果,让她陷入了危机。手术后,她被诊断为患有三(C)期结直肠癌。
之后,她经历了长达6个月的异常艰难的
FOLFOX“鸡尾酒”化疗和放疗。尽管副作用非常严重,她还是挺了过来,因为对于三期结直肠癌,这些治疗手段是有可能治愈的,而她愿为这样的治愈机会做任何事情。
当6个月的治疗结束后,复查CT扫描中,发现她肺部的斑点正在长大,说明治疗没有效果。这一次,Celine被诊断为是“目前无法治愈的”四期结直肠癌患者。
Celine的肿瘤医生立即给她推荐了标准的护理性化疗。但她害怕再次经历化疗,况且对于最新的诊断,标准的化疗已经不会有治愈的可能。她决定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决不再使用化疗。
年5月初,Celine决定尝试免疫疗法,她立刻打电话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这是一个她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年12月19日,她49岁生日。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们在检测从Celine的肿瘤组织中提取出来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时,鉴定出了能够识别并攻击一个被称为KRAS-G12D的“驱动突变”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这真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发现。NIH的科学家们立即开始工作,在实验室中将这些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复制了数以十亿份。
起初,她肺部的全部七个肿瘤持续缩小,这样的消退持续了9个月,直到其中的一个肿瘤(病变#3)出现进展。完全不同于之前的化疗体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Celine享有了非常好的生活质量。
Celine和NIH的医生们制定了另一个计划来对付那个对治疗产生了对抗性的肿瘤。医生们用手术切除了这个耐药肿瘤。经过这个手术后,Celine现在处于“临床无病”状态已经好几年了。
靶向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又如何?
年5月,我国CFDA已经批准瑞戈非尼用于分别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以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以及既往接受过或不适合接受抗VEGF治疗、抗EGFR治疗(RAS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
瑞戈非尼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多种促进肿瘤生长的蛋白质激酶,靶向作用于肿瘤生成、肿瘤血管发生和肿瘤微环境信号传导的维持。
临床表面,瑞戈非尼显著延长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疾病控制率达41%,并可降低23%的死亡风险。然而,该药早在年就已在美国上市。
在临床上选择适宜的靶向治疗药物前,都需要对肿瘤进行相应的分子靶点检测,虽然结直肠癌相关基因分子的状态改变对药物的选择起到关键作用,但直至现在有效的靶点还较少,因此相关的研究仍需深入。
最近来自伦敦FrancisCrick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治疗肠癌的新方案。他们发现一种新的药物靶点有望比现今的治疗药物的毒性更低。但是新研究的资深研究人员VivianLi,解释道:
当前的肠癌治疗方法大多是通用的,同时靶向治疗有助于个性化用药的未来发展。新的研究发现了一种蛋白“有望成为肠癌治疗的新靶点。
需要警惕的结直肠癌的前兆
1、贫血
肿瘤生长需要大量血液供应。所以随着肿瘤的逐渐增长,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但不是贫血越重病人越晚期。部分右侧结肠癌病人往往首先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乏力、疲劳症状。
2、大便习惯改变
早期可出现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随着肿瘤持续增长,导致肠腔狭窄出现进行性便秘。直肠癌患者除了便频外,还有排便不尽感,最初发生在清晨起床后,逐渐增多,每日数次或10多次,甚至夜间也大便数次。
3、腹痛腹胀不适
肿瘤持续增长,部分患者会出现腹部胀痛不适,往往是隐痛不适,可无胃肠道症状。由于缺乏特异性,常不被引起注意。
4、腹部肿块
右侧结肠在解剖上具有腔大、壁薄的特点,肠腔内容物多为液体状,肿瘤可以向肠腔内生长,中后期60%~70%病人中可于右侧中腹部触及一个质硬肿块,这也提示右侧结肠癌可能的一个征象。
5、便血
便血原因主要为大便与肿瘤表面摩擦所致。随着肿瘤不断生长,肿瘤出现坏死、溃疡而且分泌物增多,便血量增大,血呈鲜红色,当血液在肠道内存留时间较长时即为暗红色,多与粪便相混,有时还会出现血块。
很多患者往往是在出现腹痛、便血、大便习惯改变、严重贫血等症状后才就医诊断,此时肿瘤多已是中晚期,疗效往往差强人意。
温馨提示:40-45岁以上的成人定期体检和进行结直肠癌筛查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有家人患结直肠癌或其他恶性肿瘤者。50岁以上人群应当每隔3-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早期发现肠道息肉。一旦发现息肉应及时手术切除,并于第二年进行复查;如果复发,需要再次进行手术切除及次年复查;如果次年回访不再复发,则恢复3-5年的检查周期,以避免出现癌变现象。
——转自细胞治疗研究
注:部分文字和图片源于网络,因缺少联系方式未能及时获得授权,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点儿童白癜风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