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镜无论睡着还是醒着,
都是躺着做。
胃镜是这么做滴:
肠镜是这么做滴:
胃镜+肠镜,
那就先这么躺着:
然后再这么躺着:
整个过程,
人是不动的,床掉头就行。
醒着的为普通胃肠镜,
睡着的为无痛胃肠镜。
普通胃肠镜和无痛胃肠镜的区别:
一、患者的体验区别
普通胃肠镜:
患者全过程是清醒的,能在显示屏上看到胃、肠、大便等真实的样子(略微有点重口)。能感受胃肠镜带来的所有感觉,想想就不太舒服,做完就更加......有的朋友受不了,甚至有心理阴影。当然也有的朋友感觉能接受。
无痛胃肠镜:
患者全程是睡着的,体验不到不适的感觉,而且大多数患者在这个过程会做梦
(多数是美梦哦)。患者醒来一般都会说:“已经做完了吗?好想再睡一会儿啊。”
二、医生的体验区别
普通胃肠镜:
“再坚持下、再坚持下、马上就好了!”“不要动、不要动、马上就到了!”有些患者难以忍受而不能配合检查,致使医生只能加快速度完成检查,遗漏病变的机率也就增加。尤其是肠镜,有时候肠息肉的生长部位非常隐蔽,需要肠道松弛的状态下才能看到。
无痛胃肠镜:
患者能很好的配合医生的检查,相比普通胃肠镜来讲,也就给了医生更多检查的时间。
不过肠镜能否仔细检查,
前提得做好肠道准备,
(喝泻药后,便便跟水一样)
不然肠子里面都是便便,
火眼金睛也是无用的。
目前依然有很多大众,
存在对醒着胃肠镜检查的恐惧,
而错过最佳筛查的年龄段。
现在推崇舒适化医疗,
医院都提供无痛胃肠镜检查,
并且医保可以报销。
也无需对胃肠镜检查过程有太多担心,
整个无痛胃肠镜的检查非常简单。
无痛胃肠镜,
一般需要四个步骤。
更不用担心麻醉药会产生任何副作用。
无痛胃肠镜主要用的镇静药物(如依托咪脂、丙泊酚),能让病人迅速入睡,在短暂的检查过后又醒过来!这种药物起效时间很短,代谢速度也很快,基本没啥副作用,最重要的是,能做美梦!当然不排除有些病人对药物过敏,
用药后可能会有过敏反应,
也不排除有些基础疾病比较多的老人家,
全麻风险增加,
更不排除一些肥胖颈短张口度不好的病人,
全麻后窒息风险也增加。
不过在麻醉前,
麻醉医生会详细询问你有没有相关病史,
会评估你的张口度是否适合全麻,
除去这些特殊情况都是可以做无痛胃镜的!
所以只要有条件,
(身体条件and经济条件),
无痛胃肠镜当然是更好的,
无痛下咽部反射基本消失,
不会一直呕吐,
肠镜时也不会因为胀气感到疼痛,
做检查的医生也能检查的更清楚哦!
但是,还是会有朋友说:
这里不得不提肠镜的必要性了!
相比胃镜,
胃镜只需要8h禁食,
可能大多数患者排斥的是肠镜的检查,
需要经过清肠准备、喝泻药,
上厕所到腿软,有时拉到虚脱。
但这是做肠镜的基本要求。
虽然有点不适,
但是肠镜真的非常重要。
目前肠镜是作为肠癌筛查的金标准。
面对肠癌,
没有其它选择。
这种越来越年轻化的癌症,
近年来年轻患者(≤40岁)越来越多,
甚至不到30岁就已经确诊肠癌,
而且往往早期症状不明显,
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预后极差。
医院职工体检时,都会有同事中标。
预防肠癌:早期筛查是关键!
那多少年龄开始就需要做结直肠癌筛查呢?
对于普通人群,
目前指南通常建议从45-50岁开始。
但具体从什么年龄开始筛查,并不是绝对的,
要看每个人的风险指数。
有些高危人群,
需要更早一点,从40岁,
甚至30岁就开始筛。
比如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
并不是家里有癌症患者,就属于结直肠癌高危,但如果出现下面两条之一,就要特别注意了:
?至少有一名直系亲属在50岁前诊断出结直肠癌。
?至少有两名直系亲属诊断出结直肠癌。
除了家族史,还有些疾病和结直肠癌风险有关,相关患者也属于高风险人群,比如下面这些:
?炎症性肠病(比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的患者。
?相关遗传性综合征患者,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林奇综合征(Lynchsyndrome)等。
?既往有腺瘤性息肉或结直肠癌史。
除此之外,
还有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
包括吸烟、喝酒、肥胖、缺乏运动,
经常吃红肉和腌制加工肉类等,
也会增加结直肠癌风险。
如果自我评估比较危险,
建议早点开始筛查。
即使真的是高危人群,
大家也不要恐慌
只要尽早,
及时找到肿瘤处理掉,
就没问题。
但是呢,
想要做无痛胃肠镜,
通常都要提前预约,
做好等待1个月的准备,
因为越来越多人重视起来了,
只能排着队啦。
其实内镜中心的消化科医生护士,
每天都在加班加点的做,
手都快“断”了。
本文来源:知麻糖
作者:麻小宝
责任编辑:茶茶
版权申明
本文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