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肿瘤早癌筛查中心结直肠息肉的治

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前文提到,研究证明,至少80%-95%的结直肠癌都是从息肉一步步演化过来的,而从小息肉→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息肉癌变,这一过程一般需要5-15年,那什么是息肉呢?

肠息肉,可以分为几类?

①肿瘤性息肉。

包括早期腺瘤(畸形隐窝灶)、传统腺瘤(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型腺瘤)、锯齿状腺瘤(传统锯齿状腺瘤、广基锯齿状肿瘤息肉、混合增生性息肉/锯齿状腺瘤)和杵状-微腺管腺瘤,临床上管状腺瘤患者较多。比起有蒂腺瘤,无蒂腺瘤的癌变率较高,并且如果腺瘤越大,癌变可能性越大。腺瘤中绒毛成分越多,越可能癌变。

②非肿瘤性息肉。

患非肿瘤性息肉,癌变可能性较低。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如幼年性息肉、P-J综合征等)、淋巴性息肉、粘膜脱垂性息肉(肛管)炎性息肉。

③肠息肉病。

如果在肠道出现数目多于颗以上的息肉,并具有肠息肉病的特殊临床表现时,我们会怀疑患者患了肠息肉病。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肠息肉的癌变率越来越高。

不同的息肉癌变程度不一样

(1)增生性息肉:最常见的一种息肉,又名化生性息肉。远侧大肠为多,较小,直径多<1cm,表面光滑,基底较宽,单发或多发。这类息肉不发生恶变。

(2)炎症性息肉:又名假息肉,是肠黏膜长期受慢性炎症刺激而形成的息肉样肉芽肿,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及肠结核等病的病变肠道。

(3)管状腺瘤:起源于直肠或结肠的良性息肉被称为腺瘤,并可进展成为癌变肿瘤。腺瘤十分常见,尤其是在50岁之后。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有分叶,大小不一,直径多<1cm,80%有蒂。此类息肉癌变率约1%-5%。

(4)绒毛状腺瘤:较少见,多为单发。以直肠最常见,其次为乙状结肠。此类息肉癌变率较高,较管状腺瘤高10倍以上。

(5)混合状腺瘤:这类癌变率介于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之间。

什么是高危腺瘤?

具备以下3项条件之一者,就可以称为高危腺瘤:

①息肉直径≥10mm;

②绒毛状腺瘤,或混合性腺瘤中绒毛结构超过25%;

③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怎么治疗?

目前常见的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主要有勒除器息肉切除术(SS)、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分次EMR(pEMR)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等。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结直肠癌是最容易预防和阻断的!我们消化科医生常说:“肠癌阻断太简单,如果得上实在冤!”大部分肠癌都是息肉惹的祸,我们其实只需要一次肠镜,发现并切除它,就能有效阻断它的癌变进程。

医院结直肠肿瘤早癌筛查中心为您提供结直肠肿瘤早癌筛查咨询。

注: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图文:弋龙江

编辑:兰颖

责任编辑:王文璐、闫长浩、张笑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dli.com/cjms/5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