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R综述肠道菌群对结直肠癌表观遗传的影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范围内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由肠道菌群失衡引发的表观遗传修饰异常,是引发结直肠癌的原因之一。最近,上海交通大医院研究团队(孙丹凤,陈萦晅,房静远)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ScienceReview,NSR)发表文章,就结直肠癌中菌群与表观遗传修饰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肠道菌群与miRNA:二者可相互影响,肠道菌群可影响miRNA的表达,miRNA亦可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

肠道菌群与DNA甲基化:肠道菌群可影响宿主目的基因DNA甲基化水平,从而调控基因表达;

肠道菌群与组蛋白修饰:肠道菌群可直接影响肠上皮细胞内组蛋白甲基化及乙酰化修饰,且此作用可通过饮食结构改变而实现,例如,肠道菌群可分解饮食中的纤维素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CFA可作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直接调控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维持正常黏膜屏障;

肠道菌群与肠道稳态: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可影响T细胞发育,例如,SCFA可诱导分化Foxp3+Treg细胞,对抑制肠道炎症反应、维持肠道稳态起关键作用;

肠道菌群有望成为副作用小的潜在癌症治疗靶点。

肠道菌群对结直肠癌表观遗传的影响

综上所述,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的表观遗传失调,可能引发粘膜炎症、屏障功能受损和生态失调,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结直肠癌发生过程。对于表观遗传修饰是如何参与寄主-微生物群相互作用等问题,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理解。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dli.com/cjzz/55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