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在中国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从最初的单打独斗,零散游记、没有成果产出的发展方式到目前有组织的系统的团队作战、结出丰硕的成果的蓬勃发展之势,从最初在掌声和质疑声中砥砺前行的星星之火,到目前神州大地的一片繁荣的燎原之势,从年登记上传数据平台的79家医院的例患者到目前近家医院开展近0例患者,短短两年时间,NOSES技术创造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深圳速度,令人惊叹。
这项技术的蓬勃发展依赖于中国NOSES联盟、中国医师协会NOSES专委会等行业组织的正确导向作用,更依赖于我国第一部《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专家共识(版)》对全国同道的规范引领作用。
然而,随着大家对NOSES理念技术的更新,目前结直肠肿瘤NOSES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基于此,在版《共识》基础上,再版修订并发布了版《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专家共识》,新版共识对结直肠肿瘤NOSES理论技术体系进行了补充、更新和完善,目的是更好指导临床实践。
笔者比较了版与版《共识》,总结出新共识的三大亮点,归纳出来仅供广大读者参考。
一、部分理论的更新和补充
1.NOSES的相关定义体现了与时俱进,更加规范和严谨
随着机器人手术在我国的逐渐发展和普及,国产机器人相信不久就会上市,这样就会大大降低了医疗成本,故版《共识》对NOSES定义增加了机器人的设备平台,从而使NOSES手术又多了个操作平台,同时《共识》对NOSES定义中的完成腹腔内的操作,改为完成腹盆腔内的操作,从而拓宽了NOSES的应用领域和范围,从单纯的普外科领域跨界到妇科及泌尿等专业领域。目前,NOSES已应用于腹盆腔内各个组织器官,包括结直肠、胃、小肠、肝胆、胰脾、泌尿系统及妇科等各个领域。
2.明确了NOSES、NOTES、TaTME三者的辨证关系
广义的NOSES是个宏观概念和理念,无论腹腔内什么手术部位、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手术方式,无论应用什么样的操作平台,只要完成腹盆腔内病变脏器的切除或(和)重建,标本经自然腔道(直肠、阴道、口腔)取出,都符合NOSES理论范畴,故版《共识》对NOTES、TaTME的定义给予了清晰的描述,指出TaTME通过肛门完成直肠切除及标本取出,而NOTES标本取出途径也是经自然腔道,完全符合NOSES的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定义,故它们也是浩瀚的NOSES理论和实践体系的一个部分。从其定义的覆盖范围来看,NOSES最为宏观,涵盖了NOTES、TaTME,而TaTME理念又符合NOTES的应用范畴,是NOTES的一个部分,他们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三者共性优势明显:术后腹壁无瘢痕,疼痛轻微,排气时间短,兼具良好的美容和功能效果。
(图片由王锡山教授团队提供)
3.孕育了两个全新的概念
版《共识》提出了借道NOSES与类-NOSES概念,是对NOSES理论体系的有效拓展和有益的补充,让大家概念清晰、定义明确,从而避免广大外科同道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挂靠概念,混淆不清,对临床NOSES数据的统计和收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借道NOSES和类-NOSES都具有相似于NOSES理念,最大程度减少创伤,表现出疼痛轻、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多个优点,故将二者也合并在NOSES理论体系中。
(借道NOSES)
二、适应症的拓展
众所周知,做好NOSES手术,我们要遵循“一个核心、两个原则、三个法宝、四项技术”这条主线不动摇,其中一个核心就是适应症的选择,这是践行NOSES关键环节和重要前提。版《共识》把取标本的环周直径增加了2cm,即经肛门取标本要求标本最大环周直径5cm,经阴道取标本要求标本最大环周直径5-7cm。适应症的适度扩大说明了《共识》制定专家是根据NOSES目前的发展状况,在现阶段审慎做出的改变,是完全符合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
但笔者还是建议对初期开展NOSES的同道来说,还是要遵循版《共识》的手术适应症,因为版《共识》对标本环周直径尽管只增加了2cm,但取标本的难度系数会增加几倍,尤其对经肛门取标本的患者,标本能否顺利取出,决定着NOSES能否成功。版《共识》适应症笔者认为比较适合既往开展过一定NOSES例数,积累了一定的NOSES经验的团队来完成。
三、部分术式的改良和完善
1.经直肠切口取标本
众所周知,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是NOSES手术最具特色的核心手术步骤,也是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