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时间:4月15日——4月21日
今年主题:癌症防治共同行动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由中国抗癌协会年倡导发起的,旨在倡导政府、社会、个人积极行动起来,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打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年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时间为4月15日—4月21日,主题为癌症防治共同行动。《广电大健康》从今天开始,将邀请名医专家为大家介绍各种防癌抗癌知识,与您携手,将癌症防治进行到底!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疾病谱发生了深刻变化,恶性肿瘤已成为居民主要的健康杀手。
结直肠癌:难缠的“富贵病”
结直肠癌是一种富贵病。过去人们生活拮据,结直肠癌在我国并不多见,但由于近些年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饮食习惯越来越西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摄入越来越多,使得结直肠癌在我国成为高发癌症。
早些时候,结直肠癌多见于发达国家,是危害发达国家人民健康的常见癌症,但如今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从发病率到死亡率都有所改善,而在我们国家却变得较为严峻。
导致结直肠癌在我国情况较为严峻的原因之一,就是早筛意识不够。
检查结直肠癌的有效早筛方式是肠镜,但是在我国,肠镜并不是常规体检中的必查项目,再加上肠镜检查会让人产生尴尬与不适,所以很少有人能做到定期检查,通常都是在身体出现某些症状时才会想要做检查。
结直肠癌的主要症状
1.局部症状,比如大便出血,大便的习惯发生改变,如大便变形、大便困难或变稀,腹胀痛等。
2.全身症状,如出现贫血、发烧、体重减轻、消瘦等情况。
3.转移灶产生的症状,比如转移部位的疼痛等等。
“转移”不等于“没救”
结直肠癌的转移一般多发于肝脏、肺部、腹腔,此外还有可能发生骨转移、脑转移等情况。
虽然结肠癌的转移几率比较大,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转移不一定就代表生命的终结。
专家认为,转移后仍可能可以手术,并且有很大的治疗空间。因此,患者如果发生转移不要过于恐慌,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合理规范的治疗,依然可能维持较长的生存期。
正因为结直肠癌易发生转移,即使进行了手术等治疗以后也不可大意,一定要定期复查, 在我国,结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很多人缺乏预防意识,生活中不注意。要想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主要还是靠人们的自觉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并且长期保持下去。
饮食上要低糖、低油、低脂肪,多吃蔬果和粗纤维食物;
生活上要有规律,多运动,保持大便通畅,规律排便;
工作中要善于自我调节,做到劳逸结合,不要让自己长期处于高压的状态下。
最好每两到三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疾病带来的风险。
此外,有几类人在生活中要格外注意,加强预防。
1、有结直肠癌家族遗传病史的人
此类人在生活中更要注意,最好每年进行一次早筛检查,对身体上的一些小症状多加留意,如果出现可能患有结直肠癌的症状,医院进行检查。医院还可进行遗传基因的检测或设有遗传门诊。
2、久坐不动的肥胖人士
此类人需要控制体重,多运动,饮食上少肉少油,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控制食量,不要贪吃。
3、平日饮食中多肉少菜的人
此类人要改善饮食结构,减少肉类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做到饮食均衡。
4、有肠息肉病史的人
有肠息肉病史的人要注意定期复查,避免复发甚至癌变。
5、长期便秘或排便不规律的人
此类人首先要弄清自己便秘的原因,如果是因为生活习惯或饮食所造成,那就要改变饮食结构,改善生活习惯。如果是非消化道问题所致,也应该尽快就医,明确病因,尽早治疗,减轻症状。
指
导
专
家
寇昌华肿瘤外科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经历: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委员会委员、中华结直肠癌MDT联盟委员、徐州市普外科胃肠学组委员。硕士毕业于徐州医学院,博士毕业于苏州大学,从事肿瘤外科15年余,曾先后于北京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在国家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3篇,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曾获得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一项,现主持徐州市科技局课题一项。
专长:擅长甲状腺、乳腺、胃肠、肝胆胰肿瘤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注重肿瘤的规范化及个体化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全天
联系
实名、分时段、预约挂号
为避免密集就诊,确保您和他人的健康并有序服务,请您实名制、分时段、预约挂号后就诊,减少人员聚集。我院门诊均可提前14天预约。
1、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