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你听说过,到底要不要吃益生菌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越长大越觉得肠胃不行、稍微吃点东西就想吐,胀气、口臭、舌苔、腹泻,还经常产生便秘的情况……

有一组数据特别想跟你们分享:有研究指出,体魄强健的人肠道内有益菌的比例达到70%,普通人则是25%,便秘人群减少到15%,而癌症病人肠道内的益生菌的比例只有10%。

人体的健康与肠道内的益生菌群结构息息相关。

因此,对于需要改善肠道菌群失衡的人群来说,补充益生菌是首要的需求,维护肠道健康就是保证身体健康。

益生菌小贴士

1不要用热水服用:

由于益生菌是具有活性的,因此不要用热水冲服,最好是用55度以下的温水。

2不要空腹服用:

在空腹的状态下,胃酸的分泌会比较多,胃酸会消灭吃进去的益生菌。所以,益生菌应随餐一起服用,或者是餐后马上服用。如果是给小宝宝补充,还可以跟奶一起服用,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3不要和抗生素一起服用:

益生菌虽然是有益的菌,但毕竟也是一种细菌,所以在抗生素的眼里是“一视同仁”的,会和有害菌一起被抗生素消灭掉,因此不能跟抗生素一起服用。否则,会大大减低益生菌的作用。

4不要用酸奶、乳饮料来替代益生菌:

酸奶和乳饮料中,确实含有一些有益于身体的活菌,但为什么不推荐替代益生菌呢?其实单就酸奶本身来说,确实是很好的饮品,它含有维生素、酶,以及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尤其是对乳糖不耐受的人,酸奶是补钙的最佳选择。但就补充益生菌而言,大部分酸奶中一般只含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这类菌株并不是肠道内的常驻菌群,在肠道内停留时间最多为一周。

《肠道微生态制剂与消化道疾病的防治》(科学出版社,)微生态理论研究与临床医学应用之大成。消化道疾病常见的是腹泻,根据病因划分类别,竟然有八种。

一、病毒性腹泻

病毒抑制了胃肠液中酶的活性,酶不能分解淀粉里的糖,糖在肠道里就形成高浓度的糜汁,这会产生渗透压,吸引肠壁外面的水分进入肠道内,粪便因此变稀。所以病毒性腹泻仿佛消化不良,因为食物没有被分解。

二、细菌性腹泻

细菌导致肠壁表面的黏膜发炎、溃疡,渗出血水、脓水,形成血便、脓便,这也可称为细菌性痢疾。肠黏膜上的细菌分泌的毒素,参与一系列生化反应后最终导致肠黏膜分泌大量液体,形成泔水般或稀米汤般大便,这是常见的细菌性腹泻。大肠杆菌是常见的导致腹泻的细菌。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内微生态是平衡的,大肠杆菌被限制在一定的数量以内,这时候它是不致病的。一旦平衡被打破,量变引起质变,它就变成了释放毒素的致病菌。

三、真菌性腹泻

主要是霉菌,导致肠炎,形成腹泻,大便像水一样稀,散发出发酵的霉味或酸味。

以上三种腹泻,破坏肠道微生态,如水土流失那样破坏植被,甚至如泥石流那样破坏植被。腹泻导致有益菌下降,而有益菌关系着免疫力,那么免疫力就下降,那么腹泻就加重。所以,具有微生态理念的消化内科医生,在腹泻初期就给患者补充益生菌制剂,而双歧杆菌是益生菌制剂的主要品种。然后再选择对病原物敏感而又不太伤害益生菌的抗生素。同时还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常用的电解质就是盐。

四、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这种腹泻与抗生素密切相关。导致这种腹泻的抗生素一般是广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大量使用、经常使用,这也就是滥用,在大量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大量杀灭有益菌。好菌坏菌一视同仁,同升同降,同进同退,同生同灭,不亦可乎?NO。好菌本来是占优势的,现在不占优势,受损相对更大;好菌抗药性差,更易受损。

于是,坏菌占了上风。这时,就不应再以药治菌,而应以菌治菌,通过补充双歧杆菌,让双歧杆菌占上风。双歧杆菌是肠道里本来就有的,也叫原籍菌,它的原籍就是肠道,因而可以在肠道壁定植、繁殖,重新成为优势菌群,这时候导致腹泻的坏菌就被抑制,腹泻就可治愈。

以前,人们只知道滥用抗生素就像滥用农药一样不分敌友统统杀光,《肠道微生态制剂与消化道疾病的防治》告诉人们,滥用抗生素会导致一种专门类别的腹泻,希望大家周知。

五、炎症性肠病

就是肠子发炎的病。腹痛、腹泻,便中血、脓、黏液或有或没有。具体病因尚不清楚,但可发现细菌异常增殖,肠道异常运动,免疫功能异常亢奋甚至紊乱,这些姑且算作综合病因吧。此病很麻烦,以激素治疗为主,益生菌仅为辅助。麻烦的病常以激素治疗为主,如非典。

六、肠结核腹泻

人人知道肺结核,但是肺结核的传染基本控制住了,如今没有肠结核发病率高。病原菌也是结核杆菌,不仅使肠道结核,而且使肠黏膜发炎,导致腹泻。治疗肠结核必用抗生素,甚至要化疗,这势必杀伤有益菌,使腹泻更加重。治疗这种腹泻最好的方法就是补充益生菌,补充的量越大越好,补充的益生菌种类越多越好。

有一种腹泻,叫“鸡鸣泻”或“五更泻”,这是中医的叫法,历史悠久。因为腹泻次数多,坚持不了一夜,故名。肠道微生态学者认为,这是炎症性肠病或肠结核腹泻的一种症状。

七、旅行者腹泻

旅行者到了外地,不服水土,引起腹泻。不服“水土”,这是传统的说法。古人不知道细菌,所以归咎于水土。现在看,其实是不服水里的、土里的细菌,当然,空气里、食物里、物品上也有细菌,这些细菌是当地特有的,是旅行者没接触过的,对此没有抵抗力,不耐受,所以一旦感染就致病。

古代还说南方阴雨连绵的山林地区是烟瘴之地,北方人将一去不复返,这也是细菌使然。导致旅行者腹泻的细菌,因地域不同而不同。治疗旅行者腹泻,普通医生会首选抗生素,也能治愈,但肠道微生态学者一直呼吁首选益生菌制剂,最好选择原籍菌,如双歧杆菌。

八、乳糖不耐受腹泻

牛奶里有乳糖,乳糖不被消化,喝牛奶就拉肚子,这就是乳糖不耐受腹泻。这种腹泻,是因为肠内缺少分解乳糖的乳糖酶。应该先服用几天双歧杆菌,双歧杆菌可以分泌乳糖酶,这样,肠道做好了准备再喝奶,就不会腹泻了。

婴幼儿益生菌不可滥用!如何正确服用益生菌,你要注意这些…

在很多家长心里,益生菌简直是包治百病,无病强身的“神药”。无论宝宝是便秘、腹泻,还是积食、厌食,又或者是过敏、抵抗力差,都要给宝宝吃点益生菌。但是对于益生菌你真的了解吗?

益生菌你真的了解吗?别急,小编这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什么是益生菌?

  益生菌是模拟母乳喂养婴儿肠道正常菌群应运而生的,可以保护肠道黏膜,排除肠道内有害菌,刺激免疫细胞的一种活菌,以双歧杆菌、乳杆菌为代表。

益生菌、益生菌制剂和益生元的区别:

  [益生菌]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人体健康,有益无害的活菌;

  [益生菌制剂]是含有益生菌的产品,但其中还有添加剂等其他成分。(所以家长在选购时要考虑其添加的其他成分是否对宝宝有益)

  [益生元]是人工从植物中提取的,模拟母乳中的低聚糖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增强益生菌的活性及繁殖能力,帮助益生菌在肠道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但是,人体是无须额外补充益生元的,只需在肠道出现问题时需要补充益生菌时,在医生指导下配合益生菌补充即可)

什么情况下需要补充益生菌?1肠道功能紊乱时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了,益生菌可以改变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所以当宝宝出现腹泻、呕吐、消化不良、服用了抗生素时,可以补充一些益生菌。

注意:

  抗生素不但能杀死有害病菌,同时也会杀死有益菌种。因此在服用抗生素后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益生菌,但要在服用抗生素2小时以后才能补充。

2胃肠感染时

  益生菌可拮抗(指微生物菌落之间的对抗作用)有害菌,所以适用于各种病毒、细菌引起的胃肠感染。

3免疫失调时

  益生菌可刺激肠道免疫细胞,改善肠道和全身免疫,适用于过敏等免疫失调性疾病。因此当宝宝出现因牛奶过敏、乳糖不耐受等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时,可以补充一些益生菌。

但是,即便是以上讲到的三种情况,也需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去给宝宝合理补充益生菌,而且不可长期使用!

可以长期食用益生菌吗?

  一句话因人而异,有些人吃一段时间,感觉到确实变好,那可以渐渐减量,之后做到停用,如果,发现停下来就会出问题,那是因为自身的产生益生菌的能力很差,那就要继续食用,这个食用是根据身体而定,而不是说,我必须要停下来,或者是我看人家说常吃不好,要根据自己的身体而定,益生菌,无毒无害,也不是药物,因此长期食用也不用担心。

  因为益生菌不是保健药物,也不是补药,更不是万能药。宝宝如果长期靠外界补充来获得益生菌:

  一是容易形成“益生菌依赖症”,扰乱自身肠道的正常菌群,导致肠道功能逐步丧失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如果繁殖能力很差的人,是不要停下来的,因此说因人而异。

  二会成为孕育“超级病菌”的新温床,透过与病原菌的共同生活、接触,很可能将自身携带的抗药性基因传递给病原菌,使之获得抗药性而成为“超级病菌”,导致感染时可能出现无药可医的现象。因此不要乱吃,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

补充益生菌有哪些注意事项?

应选择如果有滴剂型的首选滴剂型,如果没有可以分剂量包装的干燥粉末制剂,且制剂中不含奶、糖、麸质等添加物;

不能用热水冲调或加热益生菌,过热则会杀死益生菌而不能起作用,所以水温不可超过人体适宜的温度,即:37℃;

益生菌属于厌氧菌,包装开封后请尽快服用,最好随吃随冲,减少益生菌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以免益生菌变成死菌而失效。

饭后20分钟后再服用益生菌,此时胃酸浓度较低,有利于益生菌进入肠道;

如果宝宝对牛奶、鸡蛋过敏,选用益生菌时要避免选择含有乳制品、鸡蛋成分的益生菌。

益生菌里面有黑色的小点点正常吗?

我们看到这些小颗粒是自然产生的,与益生菌产生了非酶褐变反应。还有很多厂家使用了一种新的益生元——聚葡萄糖益生元,其颜色偏白。这也是小黑点显得非常明显的原因。

为什么有益生菌会有结晶?

聚葡萄糖,比之前的版本含有更多的纤维。聚葡萄糖是益生菌赖以生存的食物,但是纤维是不溶于水的,这可能就是你发现勺子上留有不容的晶状胶体的原因。另外,聚葡萄糖的味道有一点甜有点像糖,但是不是糖,虽然中文只差一个字,但事实上聚葡萄糖(polydextrose),和葡萄糖(glucose)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聚葡萄糖为葡萄糖无规则键的缩聚物,属于膳食纤维,具有促进肠胃消化的功效,是益生元的一种。而葡萄糖则是单纯的糖类。所有这些高科技的使用,会让粉状益生菌在“无需冷藏”的条件下,封装后6个月到1年之中(或者开封后1到3个月)存活率维持在90-95%之高!但是,一旦你打开瓶子,产品的逐步失效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接触水分和氧气,产品中的益生菌活性也将开始逐步下降。这也是为什么,你会看到高品质的益生菌通常都会用“玻璃瓶”乘装,并且用气密性的瓶盖,瓶子里面会放入干燥剂,这些都是减缓开封后益生菌腐坏变质的必要措施。

科学的补充益生菌利于急性腹泻的康复

益生菌能够帮助维持健康的肠道环境,益生菌是身体中有益的菌,可以直接抑制肠道有害菌繁殖和肠道感染,从而预防腹泻。人们腹泻容易造成的胃肠的炎症反应、并且破坏肠道健康环境,并且照成胃肠有益菌大量的流失,因此才会导致宝宝肠道菌群失去失衡。

因此当婴幼儿腹泻发生后,建议补充益生菌,可以更好的帮助婴幼儿肠道益生菌群建设,从而减少腹泻的持续时间,预防肠道菌群失衡引起的继发性腹泻。尤其是双歧杆菌BB-12有利于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的快速康复。

益生菌的种类那么多如何选购有效的益生菌

在婴幼儿使用中、经国家认可的益生菌包括以下一些:这些益生菌类都是经过国家认可的,家长在选择益生菌的时候,如果您选择的益生菌中,有含有以下的任意一一种的菌种,就是靠谱的。

嗜酸乳杆菌NCFM

动物双歧杆菌BB-12目前是特别被推崇。

乳双歧杆菌HN和BI-07

鼠李糖乳杆菌LGG和HN

罗伊氏乳杆菌DSM

发酵乳杆菌CECT

短双歧杆菌M-16V

其中,预防和治疗腹泻的研究证据最充分的两个菌株是鼠李糖乳杆菌LGG和动物双歧杆菌BB-12。尤其是BB-12特别被推崇,在澳洲药剂师和医生是非常建议选择含有BB-12的益生菌类产品。在康复后,如选择长期使用益生菌来维护肠道菌群健康,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益生菌多为多菌种。

此外,在选用益生菌产品中,还可以注意以下细节:

第一是保存形式,益生菌不要失去活性,一旦失去活性,那么益生菌就是失去效果,因此益生菌不要过高温度保存。

第二吸收,一个产品好不好,吸收是关键,吸收不好吃什么都没用的。液体产品吸收是最好的,而且保存活性也最强,大家都是知道水是生命的源泉,因此液体的形态肯定是最好的活性。因此特别建议选择液体,如果找不到可以选择胶囊的,或者粉剂的。

第三温度,一般都是建议在40度以下的水中,或者食物,饮品中使用,或者直接吞服胶囊温水送服。

品牌推荐·家庭必备

chellane液体共生元滴剂

推荐理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dli.com/cjzz/51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