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肠癌家族史,该怎么办

随着各种恶性肿瘤被大家逐渐认知,以结直肠癌为代表的消化道的恶性肿瘤越来越被大家重视。研究发现,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是肠癌的高危人群,遗传因素在结直肠癌中起重要作用。

在结直肠癌患者家族成员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3-4倍,约有1/3的结直肠癌与遗传有关,其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所以,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者,要高度警惕。

遗传因素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那么这些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应该怎么办呢?

肠癌的三级预防在这些高危人群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旨在改变生活方式。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控制体重,戒烟,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肉食,多摄入高纤维食物,坚持规律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情等等。

健康饮食尤为重要。多项研究已经表明,饮食结构和习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患大肠癌的风险。以下两点尤其重要:红肉和加工过的肉制品(熏肉,火腿,香肠等)会增加大肠癌的风险,这些烟熏腌制的加工肉类中通常还加有防腐剂。多吃高纤维食物,促进排便,减少废物和毒素对肠壁细胞的伤害,可以降低大肠癌的风险。

然而,预防大肠癌效果最佳的饮食并不是完全素食,而是“pesco-vegetariandiet”:素食加鱼类等水产。以果蔬五谷为主辅以水产的pesco-vegetarian饮食可以降低大约45%的大肠癌风险。

其次,二级预防重在筛查、普查、早期诊断及癌前病变的早期治疗。要有健康查体的意识,一定要定期行肠镜检查,对于腺瘤要露头就打,把病变消灭于萌芽状态,不要给予其长期潜伏的机会。这样就能为我们肠道的肠治久安提供有力保障。

1.建议满足下列条件的人群在40岁开始每隔至少3-5年接受一次结肠镜检查:具有一个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患有结直肠癌或者高危险腺瘤(腺瘤直径=1cm,有高级别异型增生或者具有绒毛成分),并且诊断时不小于60岁。

2.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建议40岁开始或者较家族中最年轻患者提早10年接受每5年一次的结肠镜检查:即一个一级亲属在60岁以前诊断为结直肠癌或者高危腺瘤;或者两个一级亲属患有结直肠癌或者高危腺瘤。

由于息肉演变成癌的过程非常漫长,如果能在萌芽状态就予以切除,就能有效阻断它的癌变之路。退一步讲,即使癌变了,如果能早些时间发现,只要没有转移,手术切除后治愈率高达95%。等到了晚期,癌细胞会离开结肠、直肠和小肠的薄壁组织,直接进入血流,可在人体内迅速扩散,晚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往往低于20%。如果伴有肝脏或肺的广泛转移,单纯手术就比较困难,即使采用很强的化疗、或靶向治疗,五年存活率也仅有10%左右。

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刻不容缓!

第三,三级预防就是治疗措施的合理运用可以降低大肠癌的死亡率,提高5年生存率。

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降低、生存率的提高,35%归因于一级预防,53%归因于筛查,12%归因于治疗的改善。

因此,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合理应用三级预防,可以使肠癌不再成为威胁生命的杀手。

医院迦南门诊无痛结肠镜筛查。迦南门诊可为用户提供具有诊断级别的防癌筛查,提高肿瘤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率。

长按识别下方







































金扬沙银屑胶囊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odli.com/cjms/4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