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著名主持人肖晓琳近日去世,年仅55岁,生前与结直肠癌做了很久的斗争。肖晓琳曾主持过《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众多重要栏目,令人十分痛惜。今天就请专家来讲讲如何预防结肠癌。
结直肠癌发病率不断攀升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癌症之一,对生命健康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年中国大肠癌发病率数占全球24.3%,死亡数占全球22.9%。
据医院结直肠癌资深首席专家万德森教授介绍,年中国大肠癌发病率数占全球24.3%,死亡数占全球22.9%,相较于年,新发病数和死亡数均在十年间翻了一番,分别达到了37.7万、19.11万。大肠癌在大城市中的发病率以年均4%-5%的速度递增。
为何结直肠癌发病率会暴增呢?
久坐、缺乏运动、肥胖、高蛋白食物和腌制食品摄入过多、生活压力大等都是引起结直肠癌的外部原因。
(红肉是二级致癌物,不能摄入过多)
近些年,不少还有名人因结直肠癌去世,如丁俊晖的母亲、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知名导演杨德昌等等,棋圣聂卫平近几年也是和结直肠癌苦斗。
一旦患上结直肠癌,痛苦便不是常人可以忍受的。化疗、放疗的痛苦且不说,手术后很多患者都失去了肛门,需要在腹部造瘘(挂一个粪袋)解决大便问题,生活质量很差,甚至人的尊严都没有了。
为何美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能大幅下降?
美国过去二十年结直肠癌发病率下降30%以上。
美国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10年前就已达到67%,而我国目前为31%。
美国曾是结直肠癌大国,但近些年人们对结直肠癌已经不再害怕。对结直肠癌的重视和早筛的推广是美国结直肠癌形势发生惊人变化的主要原因。
基因检测和肠镜在这中间起到了重要作用。
年以前,欧美一些国家就已在全国推广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年,美国50岁至75岁的人群中,60%的人至少参加过一次结直肠癌的筛查。
如果说肠镜的作用帮助发现癌变前期的息肉、早期结直肠癌的话,基因检测则更具有前瞻性,它帮助人们预测自己是否为先天的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父辈数人患结直肠癌去世为什么她能逃过一劫
研究证明,结直肠癌与先天基因关系十分密切,比如,MLH1、MSH2基因突变被证实会大幅增加人患上结直肠癌的概率。结直肠癌还具有很强的家族性,如果家族中有一位直系亲属患结直肠癌,其他直系亲属患结直肠癌几率增加三倍。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发现,有亲属患肠外恶性肿瘤,比如胃癌、子宫内膜癌、小肠癌、输尿管或肾盂癌、卵巢癌及肝胆系统癌症,其他亲属换上结直肠癌的概率也大幅增加。
利用基因检测,可以筛查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这部分人群,进行针对性地预防,比如饮食、生活习惯调整,加强体检,则可防止癌症发生或者把癌症扼杀在苗头上。
来看一则来自新闻报道的真实案例:
哪些人必须要做结直肠癌基因检测
6类人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必须要做结直肠癌基因检测,且越早做越好。
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
喜欢吃高脂高蛋白食物的人群
长期便秘便血人群
患肠道疾病、胆囊炎等相关慢性疾病人群
长期精神抑郁的人
长期熬夜的人群
基因检测受到国家层面重视
目前国家也是非常支持基因检测,认可基因检测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
重磅福利!元可测6项癌症风险
杭州知名基因科技公司壹基因这次给大家带来了超级福利,肿瘤基因检测享受超低价。限量份。